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138页。我们这一科讲到丑二,释迦亲说。这一大科是佛陀回答阿难尊者的疑惑。阿难尊者的疑惑有两点:第一个就是在修学的处所当中,应该以什么来当作对治的处所才是最好的处所?第二个,在对治烦恼过程当中,它的次第是如何?佛陀这一段主要是回答修学的处所。它主要的观念是说,使令我们生死轮回的就是六根,而使令我们安乐妙常的也是六根。说是起惑造业的是它,但是返妄归真的也是它。那么这一点,蕅益大师在注解当中有提出他的看法。他说本经的修学,就在我们的身心世界,所谓六根、六尘、六识当中,选择六根当所观境。它的理由是什么呢?因为六根基本上有强大的主导性:第一个,六根对外攀缘六尘。它也可以攀缘,也可以不攀缘,它有主导性。第二个,六根向内能够启动六识。它也可以启动,也可以不启动。所以,这个六根身为六尘、六识的中间,是一个最好修行的处所。我讲实在话,我们修行的功夫,好坏是一回事;你修行的处所选错了,那你真的是日劫相倍。比方说,你同样的功夫念佛持咒,但是如果你的处所选在六识——我们一般学唯识学,烦恼都是到了“识”的时候才对治,其实都太慢了,所以你就是事倍功半。你看那个烦恼火,我们可以试试看。你那个火刚开始烧的时候,你马上扑灭,很容易扑灭,一小杯的水就把它扑灭了;这个火已经烧了好几棵树了,你就更难扑灭;要是烧得整个森林大火,你没办法扑灭的。所以这个对治烦恼,为什么要选择圆通的本根?就是掌握先机嘛。到了六识再来对治烦恼,这个不是圆顿止观,这叫做渐次止观,时间慢、花的时间多、效果差。但是如果你能够根据本经的方法,舍识用根,在六根的时候就守住了,你经常注意六根——见、闻、嗅、尝、觉、知,那么这个时候你的成佛速度会比别人快很多很多。同样的用功,但是你的进步会比别人快很多。这个就是处所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到这个地方,佛陀已经把整个修学的处所定下来,也就是以六根当所观境,整个圆顿止观的所观境。当然后面会讲详细,其实六根还很广,你还要选择。比方说耳根、意根,六根当中还要选择。卯二、偈颂分二:辰一、颂说法门;辰二、颂叹法门佛陀前面是用长行文来把所谓的六根门头染净不二的道理讲得很清楚了,这个时候佛陀再用偈颂的方式说一遍。这当中有两段:第一段是颂说法门,第二个是颂叹法门。辰一、颂说法门分二:巳一、重颂;巳二、孤起颂颂说法门,就是以偈颂来宣说首楞严王三昧的法门。这地方有两段:第一个是重颂,第二个是孤起颂。重颂就是说,这个经文的道理前面说过了,再用偈颂说一遍。孤起颂是说,这个道理前面没有说过,佛陀用偈颂把它表达出来。巳一、重颂分二:午一、颂近文显性以为修本;午二、颂前文示修以合妙性首先我们看巳一,重颂。重颂当中有两段:第一段是“颂近文显性以为修本”,第二段“颂前文示修以合妙性”。午一、颂近文显性以为修本【图一】这个“午一”就是以偈颂的方式来表达“近文”。这个“近文”指的是什么呢?就是前面的长行文,讲到六根门头染净不二的道理,来开显众生的性德(性德就是我们讲的如来藏妙真如性,或者讲现前一念心性),以为修学三昧的根本。所以这个地方这一段是显性德,下一段显修德,是这个意思。我们看,现在开始要讲修行。前面这个长行文讲这么多,就是在讲修行的处所。我们把处所找到了,知道从哪一个地方杀贼是最快把贼杀掉的。那么应该怎么杀呢?这个地方佛陀正式讲到修学对治烦恼的方法。讲到方法之前,先讲第一个,性德。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释迦牟尼佛讲完了长行文之后,佛陀又重新把这个道理以偈颂的方式再宣说一遍。这个偈颂,古德的注解上说有三种的含义。为什么讲完长行要讲偈颂呢?因为有些道理意犹未尽,所以必须用偈颂再加以补充;第二个,对于后来的众生,能够再一次地听闻。佛陀在讲这一段长行的时候有些人没有听懂,或者他没有到来,这个时候佛陀用偈颂再讲一次,让他能够再次地听闻;第三个,对于好乐简略的众生容易忆持。因为偈颂文简意赅,辞约理富,所以对于末法好乐简略的众生,他能够把这个忆持下来,不断地背诵,就能够产生修观的效果,有这种容易忆持的效果。我们看偈颂,这当中有两大段:第一个讲到性德的如实空义。如实空当中分两段:第一个讲到离言真如,第二个讲依言真如。,!先看离言真如。“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我们在修《楞严经》的时候,所对治的是六根中的攀缘心,但是所依止的是真实的心性。这个真实的心性,蕅益大师解释,其实它这个“真”,叫“非真非妄名为真”。你要执着它是真,那就不对了。这个真实的心性是离诸对待的,它也不是妄,它也不是真,那是一种无分别智亲证的一个意境。不能用想象,因为你想象一定落入一边。它这个真性是无分别智所证的一个理体。那么,依止真性而生起有为诸法。这个“有为”指的是什么呢?就是众生的六根、六尘、六识,这种身心世界的种种的相状,它是自性空的。为什么说这有为诸法是自性空呢?因为缘生的因故,它是假借业力的因素而生起的。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个六根、六尘、六识呢?因为你过去有这样的业力。有各式各样的业力,产生男人的六根六识、女人的六根六识等等,就是假借过去的业力而产生的一种生灭的因缘。所以就好像是如梦如幻,它只是一时的假相而已,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我们说“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你看你今生,你身为一个人,一个男人或者女人,你有你的六根。但是你死掉以后,你又换另外一个六根了。你可能到天上,换了一个天上强大功能的六根,你的见看得更远,闻听得更远。我们的六根是变来变去的,所以它是“缘生故如幻”。好像我们作梦一样,你看你昨天的梦跟今天的梦会一样吗?当然不一样。它是一段一段的,是生灭变化的,所以这个真性所生的有为诸法是自性空的,如梦如幻的。“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前面讲到它的作用,这个地方讲到无为之体。真性的无为之体其实是没有生灭相,没有起灭的;但是它这没有起灭,它也没有说一个真实的实体可得,好像空中之华。什么叫“空中之华”呢?古德解释是本自不生,华本来就没有生,当然它是没有实体。有些人对《楞严经》有意见。他的意见就是,《楞严经》讲真如,安立不变、安立随缘。当然“随缘”大家没有意见,但是这个“不变之体”好像产生自性执的意思。但是你看这段经文,“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佛陀说,这个不变的自体也是如梦如幻的,也是“如空华”。这个地方也就是说,其实真实的心性,不管它的不变之体,还是它随缘的妙用,都是“毕竟空”的,是“本来无一物”的,它只是有这样的作用而已。有一个不变的作用,有一个随缘的作用,如此而已,法本空寂。我们再看依言真如。法本空寂。但这个空寂的法,佛陀必须要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知道啊。佛陀说它也是空,体也是空,用也是空,那全世界没人知道。所以佛陀怎么办呢?“言妄显诸真。”佛陀必须安立名言。说是“妄”,我们的身心世界六根六尘是虚妄的,由这个虚妄的生灭相来开显不变的理体是真实的。因为佛陀讲的法是给众生听的,而众生的思考模式是习惯对立的:这个是黑的,黑的就不是白的,白的就不是黑的。我们习惯是落入二分法的思考,所以佛陀必须安立说,哦,相状是虚妄的,体性是真实的,所谓“观相元妄,观性元真”。我们刚开始放弃生灭的相状,安住在不变的理体。佛陀必须要假立名言来开显虚妄、来开显真实,但事实上,虚妄的作用跟真实的体都是一种虚妄的安立,都是名言安立的。这叫依言真如。“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所以当我们真实悟入现前一念心性的时候,它尚且不是真实,它尚且不是“真”,当然也是非“非真”。“非真”是虚妄。它连真也不是,何况是虚妄呢?所以,我们真正悟入真实心性的时候,是真也不可得,妄也不可得。“云何见所见?”那还有什么一个能见的六根,还有一个所见的六尘呢?也就是说,心性的这个性德,真如本性这个性德,是“本来无一物”的,是佛陀假名安立:这个是随缘不变之体、这个是不变随缘之用,是一个名言安立的、让我们悟入真实的方便。但是你真正从这个地方悟入以后,你真实跟心性相应的时候,那是离名言相、离分别相,是一切法不可得,真也不可得,妄也不可得。是讲到这个意思。这个地方是发明它如实空义。这个地方讲如实不空义,这个讲作用。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芦。结解同所因,圣凡无二路。汝观交中性,空有二俱非。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前面是从绝待圆融的角度来看真性,这个地方是从对待的角度。“中间无实性。”能见的六根既然不可得,所见的六尘也不可得,那么中间所生起的六识的了别,也是没有真实的体性。所以这个“中间”指的是谁呢?正是指的六识的想象。“是故若交芦。”所以我们常说根跟尘的关系,就像交芦一样,两根相连互相依存,而中间的虚空就像六识的作用,是没有实体的。这个地方把整个根尘识的相互关系就讲得很清楚了。,!“结解同所因。”所以众生的系缚跟圣人的解脱并没有二因,皆是六根所生起的。“圣凡无二路。”圣人之道是由六根的智慧观照而生起,而凡夫的道也是由六根的颠倒而生起,所以,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凡夫之所以成为凡夫,完全是由六根所生起。离开了六根,就没有凡圣之道。圣凡都是在六根当中活动,只是一个是随顺于六识的妄想,一个是随顺于智慧的观照,产生差别。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圣凡无二路。”我们一再强调六根,蕅益大师说,那为什么我们不强调六尘呢?因为六尘也是依他起啊。你在六尘当中你就很难修学了,你试试看。遇到事情,我们把所观境锁定六尘,那你就完了。诶,这件事情是他错,这件事情是你对。我们分别六尘的好坏,那你就很难修学。所以你看,修《楞严经》的人,遇到事情不要管对错,把心收摄回来在六根当中。所以你修学,你的心经常在六尘活动,你就完了。修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不要去管对错。不是说你不知道对错,你知道就好,但是不要再往这个方向想下去,煞车!知道这个是业力显现,这样知道就可以。因为你要守住六根,因为你再往下那就是六尘六识了,那就完了。所以你要知道,什么叫做安住六根,什么叫做舍识用根,你要把这个道理体会出来。就是少打妄想!少打妄想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一般容易打妄想,一般的颠倒的妄想可能还不容易打,就是连那个正确的妄想都不能打。你说,诶,我明明对,我明明对你却说我错!这个妄想也不能打,就是善的妄想也不能打。不思善不思恶,才真正地安住六根。所以,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人,你少给自己讲道理,正念真如就是安住在无念。这个地方就是讲到六根的修学,什么叫做安住六根。“汝观交中性,空有二俱非。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我们应该详细去观察这个“交中性”,这个交芦中间的体性。它体性是怎么样呢?是“空有二俱非”,它是非空非有的,因为它的相状。六根六尘的确有它的相状,所以你不能说它空啊;但是六根六尘的体性是毕竟空的,这个是非有的。所以这个“交中性”,交芦,它相状是有,体性是空的,就比喻六根的相状,还有见闻嗅尝觉知的相状是有的,但是它会归到一心真如的时候是空的。“迷晦即无明”,当六根接触六尘的时候,我们生起一念的迷情,那么就产生了爱取烦恼。“发明便解脱”,当六根跟六尘接触的时候,产生智慧的观照而不迷不取不动,就产生诸佛的解脱。关键在于迷跟观照的差别。那么这个地方,佛陀讲这个性德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在六根当中要把这个性德,所谓大佛顶法找出来。祖师说在六根当中有一个无为真人,它在哪里?第一个找到它不变之体,离一切相的不变之体;第二个讲它即一切法的假观的妙用。你看我们讲禅净双修,禅宗的角度是偏重在离一切相,在六根当中它是找不变之体。禅宗对生命的探讨,是探讨你从什么地方来,因为禅宗是看过去的,探本求源。净土宗是看未来,你将往哪里而去。这两个思考模式不太一样。所以禅宗是偏重于在六根当中把那个不变的体找出来,净土宗是把它的随缘的妙用找出来。所以净土宗你要是“不想”,那就完了。你看忆佛念佛,你对阿弥陀佛为什么产生强烈的皈依呢?你就是忆念他的功德啊。你对四十八愿完全不了解,你怎么会安住这句佛号呢?所以禅宗是偏重在离一切相,净土宗是偏重在即一切法。这两个都在六根当中,看你怎么应用,这叫性德。午二、颂前文示修以合妙性我们看修德。午二,颂前文示修以合妙性。这个“前文”指的是,佛陀讲的二决定义当中,讲到修德来契合我们的妙性,来契合性德。前面讲性德,这个地方开始讲修德,应该怎么修才能把性德找出来,把那个不变之体、把随缘之用找出来。看经文。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觉。佛陀讲修德,第一件事讲到,解除六根的系缚一定要有次第。你看佛陀在六根的时候,他的对治是由外而内。我们讲色、受、想、行、识,先破色阴,先破坏对色尘——外境的执取,然后再破除对内在的根的执取。先破除外面,再破除里面。先破除色阴,再破除受想行识。所以这个地方要有次第。“六解一亦亡。”当我们六根当中随选一根来破除它内中的结,那么等到这个结解开以后,连一念心性的“一”也不可得。就是你真正从六根当中“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这个时候不但是六根,连“一”也不可得。这个是进入到一种绝待圆融、不可思议的状态。“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觉。”在修学次第当中很重要,选择一个圆通本根。因为你选择一个圆通本根,一门深入,有日劫相倍的效果。比方说古德注解上说,释迦牟尼佛过去在弗沙佛的时候,曾经有一次用单脚着地,七日七夜来赞叹佛陀,说:“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他七天七夜单脚站立来赞叹佛陀,结果灭除了九十一劫的生死重罪,而早于弥勒菩萨成佛。为什么?因为这个赞叹法门很适合他,他找对了法门。所以他就在七天七夜当中,灭除了九十一劫的生死重罪。所以,找到自己相应的法门,会有日劫相倍的效果。就是一定要选择圆通。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娑婆世界,我们不谈个人的差别,从本经来说,从娑婆世界的共业来说,你要修止,耳根最容易安住,修止。你看我们一个人很躁动,我们看到一个三宝的佛像会安定下来,但是安定的不会很快;但是你一个很躁动的人,你让他唱唱炉香赞,念念佛号,听佛号的声音,他马上安定下来。音声对我们的影响太大了。所以你看,我们发展出一个所谓的音声佛事,这个耳根。你要让一个人安定,把心安住下来,耳根是最快。你看我们只要听到有人讲话,我们眼睛大概就很难再看东西了。你的一根摄住,其他五根就摄住了。那如果站在“观”的角度,要依体起用,观察极乐世界依正庄严,那你靠耳根就没有用,要靠意根。所以我们事实上在整个六根当中止观的运用,是耳根的摄心跟意根的观想,这两根大概用得最多了。这个说明在修学当中要有次第,要选择一个圆通的本根。已二、孤起颂【图二】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这个地方讲对治了。当你圆通本根也找好了,六根的处所也找好了,开始要对治的时候,你要知道你所对治的是谁。我们在六根当中对治的是识,六识。其实六识的根本就是陀那识。这个“陀那”就是执持,它执持一切有漏无漏的种子,也执持一切的根身器界。在因地执持种子,在果地上执持我们一期的身心世界。这种陀那识是非常的微细,二乘人不知它的存在,乃至等觉菩萨不知它的边际。那么这个阿赖耶识——陀那识有什么样的缺点呢?“习气成暴流。”它有很多很多有漏的无明的种子,就像暴流一样,刹那刹那地生灭,没有停止。那么身为阿赖耶识,它“真非真恐迷”,“真”指的是它的体性是真实的,“非真”指的是它的作用是颠倒的,所以我们讲阿赖耶识是真妄和合之体。那么,它又是真,又不是真,恐怕凡夫跟二乘产生迷执,因为凡夫执此为妄,二乘执此为真,而产生修学的障碍,所以佛陀对阿赖耶识——这陀那识不随便开显。我们在整个六根当中所要对治的,就是阿赖耶识里面的习气烦恼。你随时注意,它随时会出现的,因为它习气如暴流,它没有停止的。那么应该怎么对治呢?这个地方是讲到六根当中的一个烦恼贼的相貌,这以下讲出它的对治的方法。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我们的障碍点是“自心取自心”。第一个“自心”,是六根的明了性。去取着谁呢?取着六尘。因为六尘也是由心所变现,由这个心去取着自己心中的影像,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攀缘心中的影像。“非幻成幻法。”六根六尘本来不是颠倒之法,它是依他起。依他起它本来不是颠倒的,但是我们取着以后,就把这个依他起转成遍计执,就变成颠倒了。颠倒是我们自己把它取着而变成颠倒。所以应该怎么办呢?“不取无非幻。”这个关键!就是你这个六根跟六尘接触的时候,外不取六尘,内不取六识,安住在一个无分别智的状态,以无念为正念,这个时候“无非幻”,连真实的功德也不可得。“非幻尚不生。”所以我们要说,你真正不取法门现起的时候,连真实的善法都要放弃。你就是不但恶法要舍,你对善法的执取都要舍。“非幻”,非幻就是真实的法,连真实的法都要舍。“幻法云何立?”那么颠倒之法又怎么能够安立,怎么能够执取呢?这个“不取”是什么意思?“不取”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这个外境你是没办法改变的。这个第一个观念,你没有办法改变任何一个人。你要记住:你改变不了任何人,你也改变不了任何的环境,因为那是业力所变现的。我想我们修行人要有一个基本观念:外在的环境要认命。这个是要认命的,“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这个你真的勉强不来,这不是跟现在有关,是跟过去的业力有关。你看阿赖耶识,它就不断地把你自己的业力变现给你受用,你自作自受嘛!你过去有什么业,你就会看到什么人,遇到什么环境。所以我们对外境只有一句话,认命!没有第二句话。但是怎么办呢?你的心不要去执着它,过去就好,知道就好。我们讲历事炼心,把它当作你一个历练的所缘境,把这个外境来当作你历练、来开显你的智慧跟慈悲的一个过程就好。当然,你要产生“不取”,你要懂道理。什么道理?就是这些都是你的业力所变现的,你怪不得别人。你阿赖耶识就是这样,它是自心取自心,你自己的心把业力显现出来,让你自己去受用。所以我们看到这个道理,没有必要去埋怨,就安住在“不取”。辰二、颂叹法门看最后的“颂叹法门”。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图三】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此阿毗达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盘门。前面已经把整个修行的处所、修行所对治的是什么——是你自己阿赖耶识的种子,以及第三个,对治它的方法是不取,都讲过了。这以下赞叹这个法门的殊胜。先赞叹它的名称。“是名妙莲华。”这个名称,首楞严王三昧叫做妙莲华的法门。为什么?它出污泥而不染。它能远离整个九法界的杂染相,包括凡夫的执着“有”相跟圣人的执着“无”的相状,远离一切有无的执取,这叫妙莲华。“金刚王宝觉。”就像金刚王宝一样的一种觉照。金刚王宝有什么好处呢?它能够破坏一切的烦恼。这个不取法门,不管你外在的环境多么恶劣,你保持不迷不取不动,都能够过得了关的。所以,在《楞严经》的观念里面,人生没有过不了关这件事情,没有走不过去的人生,没有这回事情。那么“金刚王宝”是比喻这个觉照的智慧是不可破坏的,任何逆境不能破坏这个不取的觉照。“如幻三摩提。”这个不取,它的智慧来自于什么呢?如幻。我们讲“达妄本空,知真本有”,我们观察外在的环境、内在的烦恼是如梦如幻的,才能够不取。不取,不是说好像是勉强压制,不是这个意思,它是一种智慧的观照。这种“三摩提”,就是三昧,这种正定正受,观察一切的外在的六尘跟内在的六识,都是如梦如幻的。那么这样子有什么好处呢?依止不取法门,能够“弹指超无学”。因为二乘的无学只证得偏空无我之理,而不知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如来藏妙真如性。这个地方古德解释,“弹指超无学”,弹指当然时间很快,一弹指时间很短嘛,是约着智德而说,不是约断德而说的,是约着你所成就的种性来说的。“此阿毗达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盘门。”这个不取法门是阿毗达磨之法,是一个无比之法,无比殊胜之法,是超越一切的方便法门。也可以说是“十方薄伽梵”(这个“薄伽梵”是佛陀),十方佛陀也都是依止法门而悟入大般涅盘,没有一个例外。“一路”,就是只有一条路。你看我们从净律寺要出去,也只有一条路,你没有选择。这个不取法门,就是趋向涅盘唯一的道路。我们没办法改变外在的环境,我们也不能去改变我们阿赖耶识有漏种子。说,诶,你烦恼不起现行,也不可能。我们外在也不能改变,内在的六识累积很多烦恼种子,也没办法改变;我们唯一能够主导就是在六根当中生起不取的观照,这是我们能够做的。而这样的法门也真正能够“一路涅盘门”。所以,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你要认清路头,什么东西你应该要去用心,什么东西你不应该用心。我们以前错用心。你看,你没办法改变的,你一定要改变!花了很多时间去改变人事,结果到最后还是没办法改变。没办法改变就是说,你怎么努力它就是这样子,这个叫做不能改变。这种浪费精神体力,叫错用心嘛。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说,你要在六根当中生起不迷不取不动,这个是一路涅盘门,这个是妙莲华,是金刚王宝觉,是无比法,是十方诸佛趋向涅盘唯一的道路。:()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心淼归来:纳川的宠妻日常 剑开虚空 我在群星有座城 重生当天断绝关系,我变身万亿富翁 百年后我依旧是团宠 不能死的路人甲炮灰 万古最强神帝 修仙:我真没想当舔狗! 弃妻似锦 盗天仙途 独占病因 恃楚而娇:秋先生的心尖宠 深山密窟 随身空间之傻女傍上了国家爸爸 盗神戒传承者楚风闯都市 一人之下:我自红尘逍遥 怎么到我重生就被病娇识破 系统情深:尤少,傅小姐又气跑了 结婚送盆小绿草 直男生涯惨遭滑铁卢
作为醉月楼唯一一个男人,杨辰觉得压力很大。通过我洗的衣服来判断,李姐姐胖了两斤,王姐姐瘦了点,还有,能不能别让马姐姐穿那么性感的衣服,我洗衣服压力很大的。杨辰需要每天像老鸨这样汇报着工作。除此之外,他还要严守自己的贞操。杨辰,今天晚上来侍寝!让姐姐亲一个!记住,别躲,今晚,你是我的。...
某天,宋书航意外加入了一个仙侠中二病资深患者的交流群,里面的群友们都以‘道友’相称,群名片都是各种府主洞主真人天师。连群主走失的宠物犬都称为大妖犬离家出走。整天聊的是炼丹闯秘境炼功经验啥的。突然有一天,潜水良久的他突然发现群里每一个群员,竟然全部是修真者,能移山倒海长生千年的那种!啊啊啊啊,世界观在...
穷小子楚帅,先赚了一个极品级二奶,却原来是间谍精英,然后,一个大陆女警官凌小杰好有暗恋他,可是,穷小子还有一个比鸟齐飞的原配初恋,还有一个女朋友的死党小魔女蓝菲,还有几乎是后宫佳丽如云,不过,一个个美眉都有好神秘的身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简介白秋意身中诅咒,若没有解药,浑身就如同被人剔骨刮肉一样痛男人的精液,就是她的解药第一个世界闺蜜绿了我之后,我睡了她哥小片段白秋意借字多难听啊,不如我卖身给你吧,她往季裴承那边靠了靠,声音压低,妹妹还是雏哦,哥哥可以给妹妹破个瓜嘛。你看我像是随便给人破瓜的人?季裴承。去床上。季裴承道。你硬了吗?白秋意问。季裴承没说话,直接把她的手牵过来,往胯间按。小弟弟好精神呀,白秋意道,哥就在这里要了妹妹吧,妹妹湿哒哒的走不动。你说话一直这么没遮拦?那要看对谁了,对你是的~阅读小贴士1女主非善类,为达目的可以出卖身体的那种QωQ2女主三观不代表本作者三观QωQ3每个世界的男女主不一定是处QωQ关于收费按千字50的标准收费,每个故事都会免费一些章节关于更新日更,有事会在留言板留言点击我要评分可以给作者投珠每天可以免费投送两颗珍珠哦...
系统流爽文古有黑蟒,百年后化腾蛇,千年后变蛟,万年后化龙,可遨游九天十地,统领六合八荒。三千年前,人族仙尊林昊斩妖无数,却遭逆徒暗算,被人族围攻致死。三千年后,林昊重生于一条黑蟒身上,以妖证道,开启了一段逆天化龙之路。书友群5654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