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跟着他们就被你一个个辨认出来了:吐蕃的,突厥的,回鹘的,中亚康居的,南亚缅甸、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各国的王子们。他们在以往的《维摩诘经变》中,不是一直与汉族帝王相峙而立吗?此时怎么会跑到一起来,同哀同悲,捶胸顿足,号啕大哭,还有的割耳挖心,痛不欲生?是有人故意把他们安排到一起的,还是他们偶然相聚在这里?是为了表达一种宗教情感还是一种共同的人间理想?抑或有什么具体和更深层的暗示?
在敦煌以外所有涅槃的场面中,都不曾见到这奇特的景象!
镜头在&ldo;各国王子举哀图&rdo;的画面上定格。
如果再去看一看这时代的《维摩诘经变》的&ldo;各国王子听法图&rdo;,就会分明感到大西北一个重要时代已经到来。安史之乱之后,尽管中原依旧是大唐江山,河西走廊和敦煌莫高窟已经进入了吐蕃称雄的时代。
(莫高窟第159窟东壁南侧《维摩诘经变》&ldo;各国王子听法图&rdo;)
原先站在各国王子中间的吐蕃赞普,此刻在侍从们的前呼后拥中,当仁不让像领袖一样站到行列的前头来,明显地在和对面的汉族帝王分庭抗礼了。
(从以往站在各国王子中间的吐蕃赞普,叠化出此时站在领先地位的吐蕃赞普。吐蕃赞普和汉族帝王像)
辽阔的大西北,从来就是多民族共同生存的天下。
从秦代算到清代,不过七个朝代,就有两个王朝‐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和满族建立的清朝‐是北方民族政权。这两个朝代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429年。但这还只是少数民族入主汉地建立的政权。如果再算上少数民族在北方建立的割据性的地方政权,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的作用,还要扩展到漫长的六个世纪以上。
日光强烈照射下的祁连山和天山,融雪成河,晶莹地渗入大漠与沙碛,形成一个个鲜亮耀眼、充满生气的绿洲。
(清&iddot;徐松《西域水道记》及插图)
早在先秦,就有戎、羌、氐、大夏等民族在这里生息传衍。这些民族和他们拥有的马群和羊群混在一起,追逐着鲜美的青草与甘洌的溪水,获得生命的延续与鲜活;于是,他们像云影一般在这空旷的草原和大漠上游动,不间断地迁徙。他们的生存活动往往把西北疆域与中亚大地连成一气。在这种大规模的辗转迁移过程中,不仅把中华文明传播出去,还把域外文明携带进来。而他们自己的文化,就是一种开放型和混合型的。
他们之间,一边友好交往,一边为了夺取生存条件而发生激战。相互依存又相互对抗。相互需要又相互争夺。早期人类的活动更接近大自然的弱肉强食。历史就这样虎虎有生气地一页一页翻下来了。
(激战中人械相撞。焚烧的帐篷。如蝗的箭。被掳掠而狂奔的牧马群)
处在丝绸之路的咽喉的敦煌,必然成了中古史上最乍眼、最诱惑、最炙手可热的地方。
边远的敦煌,不仅被历代中央政权视为心腹之地,也是北方民族之间必争的生存要隘。在汉武帝开拓河西之后的两千年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时间,敦煌由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唐代那两句名诗&ldo;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rdo;足以表明敦煌是汉人活动的极限。但对于西北各少数民族来说,整个河西,连同西域,乃至中亚,都是他们驰骋的天下。公元前后,塞人、胝人、匈奴人、乌孙人和月氏人,都曾在这个历史舞台上充当过咄咄逼人的角色。然而盛极而衰,他们一个个离开了敦煌,远走中亚,甚至更远的西亚。把他们的人种形象消融在那儿固有的音容笑貌里。
随之而来的历史角色,就是北朝的鲜卑和隋代的突厥。然而任何历史角色都不可能常新。在历史时空的斗转星移中,鲜卑和突厥的时代又成了过往的黄金岁月。跟着是大唐在敦煌一手遮天,还把权力的铁腕一直伸进中亚各地。
但是公元755年(天宝十四载)的安史之乱,迫使唐王朝把河西的精锐部队调入中原。一个崛起而气盛的民族吐蕃千载难逢的时机来了。他们乘虚而入,经过11年战争,占据了河西。此后尽管大唐在中原依旧歌舞升平,敦煌却听命于吐蕃长达67年。
吐蕃是藏族的前身。
一个风习独异的民族做了敦煌和莫高窟的主人,到底是吉是凶?
事实是,敦煌非但没有受到扼制,反而更加兴盛。同样信奉佛教的吐蕃人开窟建寺的热情有过于前朝。他们在敦煌城内一连兴建十七座寺庙;在莫高窟开凿与续建的洞窟高达92个,反倒超过了洋洋自得的初唐与盛唐两个时期。
吐蕃当政时期,沙州人口不到三万,职业的僧尼却有一千。而且寺院开始拥有土地、产业和寺户,僧人们无拘无束,不受官府管辖。高僧的画像大模大样地出现在洞窟的墙壁上(莫高窟第158窟)。从敦煌艺术史的角度看,佛教保持相对独立,艺术便多些自主。
吐蕃时期的洞窟依然遵循着盛唐风格。趋向寺庙那种殿堂模样的窟式(莫高窟第231窟洞窟内景)、净土内容为主的经变画(莫高窟第112窟南侧。榆林窟第25窟南壁的净土变壁画)、菩萨的女性化(莫高窟第159窟文殊变和普贤变、第158窟天请问经变中的菩萨形象)、以及造型和绘画的风格,都恰恰是对盛唐风格进一步的完善、确定和成熟化。
这表现了大唐文化的强大劲势与魅力。在精神和文化上,从来都是成熟的要影响不成熟的。
大唐文化在吐蕃时期仍占居绝对上风。
然而,细心观察便会发现,由于大乘佛教对大众具有主动适应的性质,因而吐蕃所信奉的藏传佛教的内容渗入到洞窟中。
一种在佛床后凿通一条走道的窟式忽然出现了。这种类似传统的中心塔柱的窟式,在佛教刚刚传入时十分流行,随后渐渐消失。此时,为了适应吐蕃人习惯于绕行礼佛,便在原有的洞窟中改造出这种新型的窟式。
如果再留意去看,还能从中看到一些前所未有的密宗神像。比如不空索观音,如意轮观音,日月神,十一面观音,千手眼观音,千手文殊菩萨。
(莫高窟第129、176等窟如意轮观音,第129、200、384、361等窟不空索观音,第237、361等窟日月神,第370窟十一面观音,第176、231、238、361等窟千手眼观音,第238、285、361等窟千手文殊)
瑞像图是吐蕃时代的新产物。
这身双头的佛瑞像,是分外惹眼的一幅。
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上,对它有一段记载:
是说两位穷人都想请画工在寺庙中为自己画一身彩色的小佛像,以表示敬意。但他们每个人的钱,都不够画一身佛像的价钱。画工不能拒绝他们,便画了一身像。这两个穷人说:&ldo;一个佛像怎么能表达两个人的心愿呢?&rdo;画工说:&ldo;我没有贪占你们分文,你们的钱全用在这身佛像上了。如果我没有说谎,马上就会有吉祥的事情出现。&rdo;话刚说完,奇迹就出现了,变成一身双头而奇妙的佛像。于是两个穷人更坚定了对佛教的信念。
这原本是一个印度的故事。对于倡兴大乘佛教的敦煌石窟来说,就分外受到欢迎,新颖的双头瑞像就出现在洞窟的墙壁上了。
屈服 穿越成反派 耳洞 爱情急转弯 学长.学弟 犬系同居 木仙传 亡夫看着呢 整个娱乐圈都在喜欢我 十几二十岁 青涩魅惑 与爱情为邻 情变 总裁前妻不下堂 只为今生遇见你 捡回来的回忆 男神效应 娱乐圈御厨 粹弱妖娆 先婚后爱之原来是你
一代魔君,逆天重生!为复血海深仇,重回都市,掀起血雨腥风!当其锋芒展露的刹那,美女院长,萌呆萝莉,清纯校花,冷艳总裁纷至沓来!...
我是空间的旅人,时间的行者我追逐真理,寻觅起源我行走诸天,求真万界我是传道者,亦是冒险家。另外,我真的很凶,超凶(看封面)!声明1本书尽量走合理认知世界的路线,有自己的观点设定,不喜勿扰!声明2本书中的内容并不真科学,并不全合理,因为没有实际基础,纯属作者菌的蘑菇想法,作者也写不出全无bug的小说。...
这是一条成魔之道ltBRgt杨小天既然走上了这样的一条道路ltBRgt就决不回头ltBRgt不论前途怎么样ltBRgt都要面对它ltBRgt他一定要成为至尊ltBRgt武林的至尊ltBRgt江湖的至尊天下的至尊ltBRgt成王败寇ltBRgt成功了ltBRgt他就是名传千古的霸主失败了他就是遗臭万年的恶魔...
身世坎坷历经沧桑人间情意究竟为何物?妈妈是什么?奶奶是什么?姑姑婶婶又是什么?也许,都是女人罢了。你们给了我们生活的必须,但是她们没有给我们家庭的温暖,因此从理智上我们应该感激你们的,可是感情上很多时候是会出现偏差的。我喜欢熟女喜欢年龄稍大的女人当然是女人我都会喜欢当然是那种好女人...
小医生蒋飞,正因为诊所生意太差而考虑关门大吉时,却意外被游戏人物附身,从此变得无所不能。不仅医术出神入化,生死人肉白骨,从阎王爷手中抢命就连厨艺琴艺园艺宠物驯养都全部精通!当别人以为这就是蒋飞全部本事时,蒋飞却笑眯眯地将目光看向了那一本本武学秘籍降龙十八掌六脉神剑北冥神功独孤九剑...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